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一度被喻为移动互联网最后一战的头腾大战似乎并没有如广大看官所期望的愈战愈烈,反倒是在双方对簿公堂之后稍有停歇。虽然还不知道后事如何,但似乎两家大小巨头在一轮公关大战以后都已经“默契”地回到产品和市场竞争的正道上来。或许我们都理解错了,这只是短视频战争下半场开始的宣战贴,而并不代表着结束。
在上半场的战争,虽然没有出现当年千团大战的盛况,但有秒拍、美拍、新土豆、火山等产品先后成为频领域重要的玩家,而最终的结果众所周知,抖音和快手显然是混战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们恰恰走的是两个战略方向, 前者一线大学生白领引领风潮,后者三四线农场包围城市。
而今,无论是抖音还是快手,都一定程度面临着增长放缓乃至于停滞的局面,市场容量有限,要维持增长就必须从原来的分庭抗衡转向互相蚕食,同时还要面对倾集团之力来势汹汹的微视(号称20亿投入,以创造101为代表的内容生态优势也逐步显现)和下饭(被业绩称为又一个像素级“学习”的产品)的挑战,未来的一年可谓是残酷而必须决出胜负的一年。
马云老师说“今天是残酷的,明天也是残酷的,后天是美好的,但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抖音和快手的终局,现在看来越来越像是短视频版的微博,也就是从工具到社区再到社交媒体的演进过程,而其中需要构建的自然就是“社交”和“媒体”属性。
左手社交,右手媒体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抖音和快手目前日活均在1.2亿左右,平均用户时长也均为50多分钟,可谓是不相伯仲。其实在大约半年前,两款产品基本是服务于不同群体有着不尽相同产品逻辑的产品,也甚少人会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和快手对标的更多是火山)。
然而到了今天却在短兵相接之时互相靠近,用快手老板宿华的原话来说:“本质上来说我们和抖音是非常不同的产品,只是在前往各自终点的路上碰到了一起。”
相对于快手,其实抖音的开始更像是个短视频编辑工具,团队通过提供优质的视频处理能力以及别出心裁的拍摄/后期模板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用户也打造出了产品口碑。抖音以推荐流为主、下拉直接切换消费的产品形态决定了它长于媒体属性而弱于社交和互动。头条主产品已经充分验证过基于算法和画像的推荐非常有利于形成沉浸式消费占据用户大量的时间,同时这也的算法也有利于使优质内容得到充分曝光从而塑造出爆品。从传播的层面,爆品无疑是最有力的武器。
因而,从增量的角度,仅仅一年前,快手日活已经到达4000万之时,抖音还只有几十万日活,而如今已经翻了上百倍。
尽管如此,快手也并非毫无优势。众所周知,从GIF工具转型而来的新快手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几乎从一开始就不追求视频质量而追求社区氛围的构建,强于社交而弱于媒体属性。与之配合的产品形态也就基于LBS做同城推荐、充分露出互动区域、把关注流放到了重要位置。最终的结果是,其关注率和互动率都远胜于对手抖音。
或许在殊途同归的路上,取长补短就是最直接而有效的制胜之道。
取长补短的殊途
关于社区和社交的定义见解有非常之多,而我最认同的还是如下这一句话:“因为人而消费内容的是社交,因为内容而关注人的是社区”,而社交媒体,我认为则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轻社交状态。它依然以推荐分发为主,社交(订阅/关注)分发为辅,而它的内容必然是符合二八定律由20%的人产生了80%人消费的内容,头部的生产者将逐步从U转向P,平台的媒体属性由此构建起来,国内最典型的当数微博。
为什么需要具备社交属性?因为对于C端用户而言,推荐流给他们的内容基本没有品牌忠诚度而言,甚至并不关心作者是谁,只消费而不产生互动和关注基本不会在产品沉淀任何资产,当某天内容失去了新鲜度,换一个产品的转移成本基本是0,用户粘性无法保证;而对于B端创作者,可能始于兴趣而基本都会止于获利,也就是所谓的U-PGC过程。公域流量下想获利基本只能听天由命寄望爆品,只有私域流量才是盈利的保证,而最终摆脱平台富到漏油而生产者则是穷得叮当响的局面。
为什么需要具备媒体属性?具备媒体属性其实也就是具备公信力、品牌影响力等。只有逐步把流量聚焦于优质的P,才能更好地把控内容质量, 在内容强监管、算法应有价值观的大环境下活得更好;同时媒体属性也基本和商业变现能力划上约等号,KOL合作分成、原生广告植入、内容宣推等偏品牌广告的变现方式基本也取决于媒体属性的认同程度,否则卖的始终只能是利润率偏低的流量广告。
如果各位认同以上的观点,可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抖音6月上线的重要改版围绕的是“社交”和“互动”。双击就可点赞,右划就可以进入个人页,据说还要推出短视频版的朋友圈,而从现状的产品功能布局来看,附近和推荐放在了同样等级的槽位,而关注也和首页成为邻居。抖音的不远未来,必然是以更便捷的互动交互和更多场景的关注引导为导向开发功能和运营抓手,而订阅流也将成为日益重要的消费场景。
而对于快手,产品的改造似乎还不是最迫切的。在不远的未来应该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头部生产者的引入和扶植上,在于提供模板和抓手引导生产者生产优质内容上,在通过分发机制/算法的一定程度改造做出(不同圈层)的爆品。快手的月活/日活比要高于抖音,既然轻社交的社区氛围和相对普罗大众(low)的内容吸引不住他们,那么符合普世价值观的优质内容可能就是盘活他们的解。
快手、抖音们的终局,是否都将是短视频版微博?可能现在瑟瑟发抖地还不是具备生态优势的腾讯,而是几乎只剩娱乐八卦发酵阵地核心资产的微博吧。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